近日,我司青年教师薛梦潇副教授的论文《早期中国的纪时法与时间大一统》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8年第6期转载。
该论文发表于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8年2期,系薛梦潇副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“早期中国的月令与‘神圣时间’研究”的阶段性成果。该文认为,从殷周至东汉,纪时要素渐繁。殷商以纪日为主,周代普遍仅纪月日,西周中期确立王年、月、日连书置于篇首的格式,东周纪时法加入“四时”,秦汉官文书标明月朔,武帝时启用年号纪年,数序纪日开始流行,至东汉形成“年号纪年+月+月朔+日数序+日干支”要素完备的纪时法。线性发展的同时,纪时法也存在共时性差异。差异的产生既由先秦诸侯各自为政的局势造就,又由书写载体的不同性质导致。纪时法不仅展现时间的工具性,而且也是“政治时间”的表达。秦朝建立后,“战国时间”逐渐归并于统一的“帝国时间”。西汉初期以来,面对王国自行纪年、不奉汉法的局面,自文帝始,即有意识地将时间制度的更新作为统摄诸侯王的手段,以致“正朔”观念日益明晰。武帝太初“改正朔”,迈出了实现“大一统”的重要一步。西汉中期以后的纪时法显示,万里一朔的帝国时间秩序最终形成。
据悉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,属于国内权威的文摘类期刊,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。近年来我司多位教师论文被该期刊转载,但青年教师论文被转载尚属首次。
薛梦潇副教授是我司青年教师,从事秦汉史,中国古代礼制研究,月令文献与时间制度研究。在《历史研究》、《中国史研究》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曾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(2015年)。